• 靖江明城墙遗址:镌刻这位抗英英雄少年
  • 资讯类型:楼市要闻  /  发布时间:2019-05-26  /  浏览:2438 次  /  

  文/徐汝明  发布:风过骥沙  转自:看靖江

抗英.jpg

  2018年建成的人民桥之东、城河(又称护城河、城池、城濠)之北、原明城墙旧址上的公园,东西向长方形,约七八亩田面积。公园中段有仿城墙建筑,长十点五米、高二点五米左右。城墙上端有《靖江人民抗英斗争》八个大字,下有“英军侵略、英军作恶、百姓反抗、商讨对策、准备战斗、战斗开始、欢庆胜利”七幅石板绘画参差贴在墙体上。城墙顶上有一雕塑英雄少年,两手举砖石,怒目俯视,欲往下击的姿势。图文并茂,设计精当,游人驻足,接受了一次爱国爱家的政治思想教育。


  现对城墙上的雕塑少年,笔者根据已掌握的历史资料,稍加梳理,按时序排列做个介绍。


  清光绪五年(1879年)版《靖江县志》第七卷第二十二页《兵防志·兵事》中,以《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七月知县杨凤翮及守备王武滔率民兵击败英夷于巽河口(今迎春桥)》为题,文长五百四十个字,有“七月初八(公元8月14日)英夷从黄田港驾轻舟北渡,掠东双港朱姓寻去。初九日(8月15日)复驾舟由巽河口登岸,进城南门,肆行凶暴,伤数人毙一人,民众哗然,齐声杀鬼夷。有白夷迷去路,沿外城根东走,城上人下砖石击碎其颅,众毙之。”


  中华民国三十年(1941年)版《靖江梓溪刘氏宗谱》第二卷《翰墨考目录》第四十七页至六十九页有太傅常熟翁心存(道光帝师)撰《刘尊卿(即刘泰詹,河北直隶州州判,诰封中议大夫,衔加四级)传》中“有白鬼夷者乘闲入城,藉以窥探城内虚实,被城上人投石击之,白夷死。”上海姚文栋撰《刘尊卿墓志铭》中有“一白夷乘闲入城探虚实,被城上儿投石击毙,城外人复掷伤十数名黑夷。”金坛冯煦(1822-1902,近代词人、光绪进士、安徽巡抚)撰《刘颖墓志铭》中有“白夷来靖,窥虚实,被郑儿击死。”


  1947年2月陕西延安出版社出版时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范文澜(1893-1969)著《中国近代史》(上编)中有与广东三元里人民自发抗英斗争相并列一起的靖江人民自发抗英斗争的一百三十六个字中“有童子从城上投砖石,击败英国兵一人”。


  上述五篇文章中有城上人、城上儿、郑儿、童子四种提法,其共同点是“少年”,方法是用“砖石击毙英夷”。笔者倾向于“郑儿”。理由三点:一是靖城有郑氏,居住在县署之后。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签的《靖江书带草堂郑氏宗谱》中记载,郑为靖江望族,有进士四名,其中郑抒会试第一名,赐建会元坊,抗战初被毁。二是冯煦文中有“夷复仇,城厢大小惊避。颖偕母率兄弟暂徙戚家,公遵甫(指父刘泰詹)在城,筹抵御法,募兵勇,办团练,预备外侮,不时下乡报告消息。”时刘颖二十一岁,与郑儿年龄相当,参加抗英斗争。三是翁心存文中有“今年甲辰(道光二十四年,击败英夷的第二年,公元1844年)主讲邑书院,使得其详。”即刘泰詹(1390-1852)在马洲书院向外地来靖的翁心存等文友报告了三天抗英斗争过程以及常州府属无锡、江阴、宜兴、金坛、武进和镇江府丹徒代表在庆功会上作诗撰联的盛况场景。


  鉴此,笔者称城墙上的雕塑人物为“英雄少年郑儿”是名正言顺的。


帮助说明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收费标准 | 联系我们 | 留言咨询
靖江房产网 靖江房产网管理平台 地址:浙江省海宁市海宁大道与清波路交叉口长海大厦12楼1209室
0523-82268088
网站客服QQ:qq:1162233798
苏ICP备17061968号-1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