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堡镇北森庄村人徐正禹,今年22岁,是徐州工程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不久前,他从宣堡镇出发步行到扬州,再到淮安,后到宿迁,最后走到徐州,耗时10天,全程共计约480公里。
“徒步灵感还是爸爸给的。”徐正禹介绍,他自大一开始就一直在琢磨,如何不通过汽车、火车这类交通工具从泰兴到达徐州,那时他的想法是骑行。但是,这么长距离的骑行对自行车的要求很高,好一点的山地车至少两三千元。徐正禹告诉记者,还是学生的他,自然拿不出这笔钱,但又想挑战一下,“毕竟我都大四了,再不做点疯狂的事就没机会了。”
去年寒假,一次在饭桌上,徐正禹无意间向父母提了要骑行到学校的想法。“当时,爸爸就说,没有自行车,那就走着去呗。”徐正禹笑说,恰是爸爸这句话给了他此次行程的灵感。去年到西藏旅行时,他看到不少旅游者自己骑车或徒步,便产生了尝试这种出行方式的想法。“若能用自己的脚走到目的地,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徐正禹想。一直主张男孩子要穷养的爸爸,很支持徐正禹的徒步计划。然而,妈妈却很担心。“我妈非常担心,一天要给我打好几个电话,问我到哪了,生怕我走丢。”徐正禹说,“到底是儿行千里母担忧。”
泰兴到徐州有480公里,虽然路程很长,但是徐正禹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体力方面,他参加过两次一万米的马拉松比赛,每天也会在操场跑步一两个小时。在行李准备上,为了减少负担,他只带了两个背包,里面放着几件换洗的衣服、一双鞋子和烧饼等干粮。
徐正禹从家中出发时,尽管已做了心理准备,但真正走起来,还是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徐正禹说,徒步穷游的过程中,他感觉自己的生活进入了一种“周而复始”的状态。每天走八九个小时,走得眼冒金星、脚跟发软;累的时候,就蹲在路边休息一下;寂寞时,唯一的娱乐就是听歌。
第一天,徐正禹从宣堡走到江都,到了晚上,脚上起了5个水泡,疼痛难忍。这一天中午,徐正禹又累又饿,手机也没电了,他路过一户人家。“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鼓起勇气敲了门,一位阿姨接待了我。”徐正禹介绍,“当时,自己只是想在阿姨家把手机充好电,没想到阿姨得知我的徒步计划后,非常热心地招待我在她家吃饭,饭菜又丰盛又美味。临走时,阿姨的女儿还拿了一个梨给我,一家人都很热情,我太感动了。”
第二天,徐正禹原本计划去同学家中借宿一晚,但不知不觉绕了远路,计划不得不向后拖延,只好深更半夜找了一家小旅馆。徐正禹介绍,当时老板看到他背着书包,感到非常奇怪,听说他要徒步去上学时,免费让他住了一晚。
几天后,徐正禹在路牌上看到“徐州”二字,眼泪一下子夺眶而出。他信心满满地给自己打劲:“过不了多久我就能走到1000里了。”
第十天下午1点58分,徐正禹终于抵达徐州工程学院。这一路上,白天的时候,徐正禹基本都是在行走,遇到导航不太准的时候,他只能去请教路人。他说:“每个人都非常热心。”在住宿上,为了节省经费,他和江都、宝应、宿迁等地的5名同学提前打招呼,借宿在他们家里,其他地方就住在旅馆。
从泰州到扬州、淮安、宿迁、徐州,累计行程480多公里,花费10天,徐正禹走坏了2双鞋子,穿破了3双袜子,瘦了8斤。到达学校门口时,徐正禹照了张相,算是为这段旅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照片中,他单肩背着黑色双肩包,表情放松地看着镜头,然而,这中间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
这不是徐正禹第一次穷游。生性好动的他在摆脱高考压力、奔向大学天地的时候,就给自己立下目标,要多走走、多看看。他确实做到了,大一时,他把江苏周边转了个遍;大二时,他同一个朋友去云南游玩,20几天行程,只花了2000元,这还包括他从南京飞往云南的特价机票钱,那次穷游打开了他的眼界。当然,穷游再省也有用尽的时候,在云南的那段时间,他的路费用完了,还是靠同学、朋友支援才渡过难关。那次经历让他开始思考如何利用旅行挣路费。后来,他又去了厦门、台湾、西藏……足迹遍及12省28市。和以前不同的是,徐正禹开了旅游直播,成了一名旅游博主,分享着旅游中的见闻趣事、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不仅利用直播打赏赚到路费,每次旅行中还会有意识收集各地有特色的物件,转手卖掉换来路费。他说:“我毕业后有了经济基础,会花更多的时间在旅途上,去挑战难度更高的行程,磨炼自己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