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下午,华中里小学传来阵阵悠扬小提琴声,13岁的女生施函池给学弟学妹们演奏她的拿手曲目。施函池是该校2015届毕业生,2014年她考入美国茱莉亚学院,成为该校小提琴专业中少有的武汉伢之一。
茱莉亚学院是世界著名的专业音乐院校之一,为8岁至18岁有艺术才能的青少年提供系统专业的音乐教育与指导,是很多学习音乐的青少年都向往的学府。茱莉亚学院招生竞争激烈,每年的录取率约为7%。
2014年初,施函池已经学了7年小提琴,就给学校寄去自己演奏的光碟,后收到面试通知。“面试时,我要在7个教授面前拉一首指定曲目,这首曲子我准备得很充分,所以拉的时候一点都不紧张。”一个月后,她就收到了茱莉亚的录取通知书,而那一届小提琴专业预科班只招收了8名学生。现在,她每周六在茱莉亚学院学习小提琴,周一至周五则在一所普通学校上文化课。就在今年8月20日,施函池在琴台音乐厅开了一场小提琴个人独奏会。
长江日报记者看到,她左侧脖子上有一块深色的印记,是练琴练出来的淤血。“这块印子不算什么”,施函池伸出她的手,每个指头上都有厚厚的茧:“左手指甲经常按弦按到流血。”施函池说,从4岁开始练小提琴,也有烦躁的时候,但小提琴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不会放弃。妈妈施泉梅觉得兴趣、成就感是孩子前进的动力。学琴时,施函池每练一首曲子之前都会先听大量的演奏作品,培养了良好的乐感和兴趣。妈妈也从不吝啬鼓励,女儿每次记熟了谱子,她都会故意夸张地表扬她“这么厉害,真让人不敢相信”,女儿也会得意洋洋地给她再秀一遍。这几年,她带着女儿参加了各种小提琴比赛,得到了不少奖,女儿心里也有成就感。